人间三月,到处都是一派莺飞草长、风暖衫薄的春日气象。
春季虽绚烂美好,但一到这时候,北方风大沙多,南方百花争艳,空气中花粉也变多起来了。各种春季眼病,也开始“乘虚而入”了。
1、过敏性结膜炎
春天里,随着各类植物开花生长,空气中花粉等颗粒物也会随之增多,此时正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好发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典型的过敏性眼病,发作起来,患者眼睛可能会出现眼睛痒、灼热感,流泪,红肿,分泌物增多等不适情况。
预防建议:
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方式是避免过敏原刺激,这个季节常见的过敏原就是花粉,在花粉多的季节,应尽量避免到花圃等地方去,必要时可以戴墨镜。
如果暂时还没有明确过敏源,可以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度,使过敏原的影响减轻。其次,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抵抗力。
2、真菌性角膜炎
这是角膜溃疡的一种,起病缓慢,主要有眼部畏光、流泪、眼痛、眼红,还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同时伴有视力下降等症状。有许多种真菌可引起眼部感染,其中丝状真菌引起的角膜感染多发于农民或其他户外工作人员,眼外伤是其主要的诱因。
大家都知道,春种秋收。特别在农村,很多人此时开始忙农活了,就可能会发生树枝、稻草划伤眼睛的意外,加上其工作环境多潮湿,易滋生细菌,诱发眼疾。
预防建议:
建议田间劳作时注意防护。可以戴草帽、护目镜等。避免眼部植物性外伤,出现角膜病灶时,应及时到专业正规的眼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
3、青光眼
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温差大,气压不稳定,青光眼体质、近视眼、血压异常(低血压或高血压)等人群此时就要小心青光眼的发作。部分青光眼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虹视(看灯时周围有红绿圈)、眼胀、眼痛甚至是头痛等症状。青光眼是发病率高的致盲性眼病,当出现青光眼病症时,建议及时就医。
预防建议:
加强预防性眼底筛查,监测眼压、眼底与视野变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血糖。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起伏过大。
甚后,在此提醒大家:春季眼科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同时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因用眼过度导致的眼损伤。如果眼睛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早就医,正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