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领着自己戴着眼镜的孩子向医生咨询,“医生,我这刚不久带他到眼镜店配的眼镜,怎么他说看黑板还是觉得看不清楚,别是有什么眼病了吧?”
......
每当这时候医生都会安排孩子进行验光检查,验光检查后的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的检查结果,矫正视力(戴着眼镜的视力)只有0.6,甚至0.6都不到。
这其实,是因为孩子可能患有弱视。
什么是弱视
弱视目前已成为儿童中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因为在症状上,弱视表现与一般近视比较相似,因此不易被察觉,常常会被家长误以为近视,直到眼科医院检查时才被诊断出来。
一般情况下,单纯近视患者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多数单眼视力和立体视力能够达到正常水平。而弱视眼矫正屈光不正后,视力可能仍然低下。这类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视觉系统 (主要是视皮层) 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
简单来说,前提是排除孩子患有的其他眼病,弱视就是配戴合适的眼镜后,视力依然达不到同龄人正常视力的最低标准,两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
弱视的危害
弱视是一个发育性的眼病,必须在发育期治疗,一般 3 至 6 岁是治疗时期,成年后治疗效果差,视力提升希望很小。
弱视儿童视觉发育异常,如果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又缺乏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一辈子视力低下。
弱视的症状
1.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2.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时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3.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歪头、眯眼、抬头或低头看东西。
4.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5.孩子走路是否常常跌倒,或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弱视的治疗
弱视治疗过程就是使视觉系统得到正常发育的过程。所以, 弱视一定要在视觉系统的发育期内进行治疗,这时视觉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弱视治疗时机在3-6岁。因为7-12岁属于可塑期,12岁以后属于不可塑期。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矫正弱视的关键。
近视眼的矫正可不必限定时间,而弱视的治疗必须及时。
一旦诊断为弱视,首先是对因治疗,如:远视、散光、近近等,必须配镜戴眼镜矫正。家长必须督促小孩戴好眼镜,定期复查眼睛和眼镜。其次,功能强化训练。
1.强化训练视力差的眼睛,如遮盖视力好的眼睛,给视力差的眼睛更多的用眼机会。
2.仪器强化训练:对中、重度弱视不能遮盖者,采用仪器及配套的程序进行训练。
3.训练只有全方位、不失时机地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如日常生活、学习中做一些精细手工劳作。
眼科医生提醒:
即使治疗开始得比较早, 在学龄期治疗完成,那整个过程也是漫长的。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给予家长和孩子正确的指导,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孩子须严格执行医嘱,定期做弱视训练、复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