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生 MORE+

申文辉

申文辉:院长   个人荣誉:  ......

武蕴琴

武蕴琴 主任 保定新视眼科医院疑......

王颖

  王颖 副主任医师   应诊时......

唐俊凤

唐俊凤 保定新视眼科医院专家,主......

杨红志

杨红志 主治医师 眼底病科主任——......

刘芳

刘芳 主任 主治医师 屈光及小儿斜......

李金堂

李金堂 主任 主治医师 综合眼病科......

郭建新

        郭建新 主治医师   应......

叶晓轻

       叶晓轻 主治医师   应诊......

青光眼有什么危害?

2019-10-22     在线预约 | 咨询顾问 进入眼科诊疗答疑

  青光眼有什么危害?

  青光眼的患者眼内压会突然或者缓慢增高,进而引起视野的缺损,也就是看东西的范围缩小,视力逐渐或者突然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除了对视功能的影响,一些急性发作的青光眼还会引起眼部胀痛,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青光眼的严重性在于病人一旦发生视力损伤,已受损的视力就无法恢复,因为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另外,青光眼就像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一样,是一种终身疾病,如果不治疗,病情会一直进展直至失明。据相关数据显示,约90%患者不知道自己患上青光眼,相当部分青光眼患者伴有偏头痛、恶心、呕吐,但往往由于缺乏对青光眼的认识,而误以为是其它疾病而就诊于神经内科或者消化科,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失明。

    青光眼有哪些常见症状?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情绪激动,长时间暗环境工作,近距离阅读,气候变化,季节交替都可能是发病诱因。双眼疾病,多先后发病,约10%双眼同时发病。症状急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眼红、畏光、流泪、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绝对期。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0岁以上。约2/3患者有反复小发作病史。在紧张、疲劳、近距离阅读等诱因下,出现一过性眼部疲劳不适、酸胀、视矇、虹视等。休息或睡眠后自行缓解。约1/3患者无任何症状,常在眼科体检时或自觉视野缺损时才被发现。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双眼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不易察觉。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有眼胀,虹视和视物模糊,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

  4、婴幼儿型青光眼 患儿可以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常常会引起进行性眼球扩大,角膜和前房角永久性改变,角巩膜缘扩大,巩膜变薄。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轻度外伤即可使眼球出血或眼球破裂,眼内容脱出。有的病例角巩膜缘环增大导致虹膜萎缩、晶状体不全脱位或全脱位、白内障等病变。长期眼压增高使视神经趋于萎缩,导致患者失明。

  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呢?

  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当患者出现症状而就医时,往往病变已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了明显的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等无法逆转的视功能损害。因此,青光眼被称为“沉默的视力杀手”!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控制,防止或减缓青光眼的病情进展。所以,有以下情况者, 应尽快到医院做青光眼排查, 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

  1、情绪激动或在暗处停留过久(如看电影或在暗室工作),长期熬夜玩手机电脑等,便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眼前如同有一层云雾,或者看路灯等灯光出现彩虹样光圈,这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多次反复出现后, 有可能突然急性大发作。

  2、身体普查中被怀疑有青光眼者。40岁后,每年必须定期查眼压、眼底。

  3、40岁前出现老花眼,尤其是女性。

  4、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每一位直系亲属都应认真检查一次,必要时做长期的定期观察。

  5、一眼诊断为青光眼,另一眼应尽早检查。

  6、患有与青光眼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患有能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的全身病,如海绵窦栓塞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7、婴幼儿角膜大,畏光、流泪,眼睑痉挛,需及时就诊。

  8、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需要定期做眼部检查。

  9、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眼球壁薄弱,视神经相对脆弱,发病往往隐匿,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尤其正常眼压性开角型青光眼,如果存在高度近视,觉视力下降,眼睛酸胀,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是度数加深,一定要求医院检查。

  10、远视人群,往往伴有浅前房、角膜偏小、晶体相对较大,眼轴短等眼球解剖结构的异常,容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如果存在高度远视,曾出现雾视、虹视,千万不要大意,赶紧去医院检查。


上一篇:
相关新闻